作為環保生產一致性管理的責任主體,應按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》等有關規定,在車輛出廠或入境前公開車型排放檢驗信息和污染控制技術信息,確保實際生產、進口的車輛符合要求。相關認證機構應依據國六排放標準 6b 階段頒發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。
因其復雜性和標準門檻都高于 " 歐六 "," 國六 " 標準也被業內稱為 " 全球最嚴排放標準 "。
根據《輕型汽車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(中國第六階段)》規定,國六標準的實施分為 A、B 兩個階段,第一階段從2020年7月1日起,不能銷售、注冊、上牌低于國六 A 標準的汽車;第二階段從2023年7月1日起,不能銷售、注冊、上牌低于國六 B 標準的汽車。國六 B 要求顆粒物排放在國六 A 的基礎上再減少大約三分之一。
同時,國六 B 的實施還引入了實際行駛污染物排放測試,即 RDE(RealDriveEmission),RDE 要求目前所有的在售車和新開發的車都需要按照 RDE 重新實驗和重新申報公告。同時,明確提出 RDE 試驗在 2023 年 7 月 1 日前僅監測并報告結果。在具體實施環節,RDE 試驗結果符合標準限值要求的,企業可自主選擇在試驗報告上登記 " 僅監測 " 或 " 滿足標準限值 "。
今年初開始的 " 價格戰 " 被認為是因為國六 b 即將實施,車企在清庫存,事實上業內對此存在頗多爭議。有分析認為," 國六 b" 的實施要求和時間早就公布了,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消息,自國六標準發布起,多數企業早已經直接按照國六 b 標準要求進行產品研發和生產,目前輕型車國六 b 車型占比超過 95%,國六 b 車輛市場占比已經超過 90%。
因此," 國六 b" 實施,影響的主要是國六 a 和 RDE(實際行駛污染物排放)試驗結果為 " 僅監測 " 的國六 b 庫存車。據日前統計顯示," 國六 a" 車型僅剩 5 萬輛左右,而 " 國六 b" 非 RDE 車型庫存大約還有 100 萬輛,《公告》給予了半年的銷售過渡期,允許銷售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。
對此,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方面認為,國六 b 全面實施給予的半年銷售過渡期,將緩和車企和經銷商在第二季度去庫存壓力。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也表示,半年時間的銷售過渡期,對于企業和經銷商時間比較充裕,后期出現大規模促銷的情況可能性并不大。
相比于標準法規的實施,更直接作用于燃油汽車產品 " 降價 " 的因素,被認為是向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轉型升級。電動車在用戶體驗上有著更多先天的優勢,比如加速度、靜謐性、智能化及用車成本更低等等,而燃油車在價格和成熟性上體現出更多優勢,但是,隨著更多的車企對旗下車型開始推進 " 油電同價 ",燃油車的這種價格優勢已受到嚴重沖擊。因此,相比于國六 B 標準的實施," 油電同價 " 帶來的壓力可能更大。
據悉,近期上市的一些自主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車型,甚至開始直接對標雅閣、卡羅拉、奇駿等車型,同樣,這些合資燃油車中的銷量擔當也在開始通過各種手段進行 “反擊”。據報道,在一些日系品牌終端,個別老款車型的綜合優惠能到4萬-5萬元,在加快促銷老款燃油車的同時,這些終端也在提升電動化產品的占比。
因此,綜合來看,國六 b 標準帶的影響對于多數車企來說已經被逐步消化了,而電動化轉型和 " 油電同價 " 帶來的沖擊正在加大。據乘聯會今年 4 月的銷量數據顯示,轎車零售銷量排在前二的分別是比亞迪秦和海豚,超過了軒逸和新朗逸,SUV 零售銷量排在前四的全部是新能源車。
文章、圖片來源于:myzaker
作者:電動汽車時代
如有需要,聯系刪除